发布时间:2020-11-06 08:17:43 发布人:中煤地质
中国地质学会日前发布“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锣盘奖”评选结果,100位来自地质勘探野外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奖。这其中就包括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的杨成富。
《韩非子·说难》里说的“事以密成”,意思是事情总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在杨成富的同事眼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坚守初心,身体力行,以行动和业绩践行“三光荣”精神;勤勤恳恳,严密谨慎,以进取精神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结缘地质 追梦始于初心
贵州威宁是一个盛产洋芋、苦荞的地方,当地人的餐桌上,几乎每顿都有洋芋做的菜,有些困难家庭洋芋、苦荞就是主食。
小时候,杨成富问家里人:“为什么不种点其他东西,天天吃洋芋都吃‘伤’了。”家人回答:“不吃洋芋吃什么?这个地方的土就适合种洋芋、苦荞,靠山吃山,没得选择。”
为什么土质就能决定种什么呢?这在杨成富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疑惑的种子。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杨成富在中学开设的地理课上了解了并非土壤一项就能决定当地农作物盛产什么,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等诸多因素。此时,想要用自己所学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已然在他的心里扎根。
2005年9月,杨成富考入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习。杨成富说,自己出身农村,当时对这个专业什么都不了解,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地质专业不仅需要应用思维,而且对实践要求也很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这让他感觉很吃力。即便如此,深入研究土壤科学,改变家乡作物种植结构的初心依然未改。
杨成富在井下编录钻孔
2009年春天,学校组织毕业实习,杨成富来到了海拔2500米的贵州威宁铜厂河地区开展地质填图工作。由于工区面积大,而且大部分村寨都不通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每隔一个星期就要背着行李换项目驻地。他每天早上7点出门,背着样品在高原山头奔波,晚上7点才能回到驻地,就这样连续工作了3个月。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但每当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深谷,找到了矿点,采到沉甸甸的矿石标本时,他都无比兴奋,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专业老师谆谆教诲和专业理论的引导下,杨成富对产于玄武岩分布区的铜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最初来源可能是地球的深部——地幔。而贵州地区玄武岩出露最厚的地方竟然在他的老家,是他年幼时求学路上走了无数次的地方。而他从小渴望走出的巍巍大山和纵横交错的沟壑天堑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这种地壳运动和矿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来看似貌不惊人的“黑石头”——玄武岩背后却有各种故事。从此,他多了一个关于地质的梦。
2009年,杨成富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了导师关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研究课题,这一次来到了位于黔西南知名的“金县”——贞丰县的水银洞金矿实习。这里,一座现代化的金矿山在山坡上拔地而起,同时也有一种神奇的点石成金的魔力,能把矿石中上千倍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到的细小金粒提取出来并制成金砖。这使杨成富研究金矿的形成过程一下子又进入了微观尺度。地球科学有如此多的奥妙,也更坚定了杨成富的地质梦。
笃志探金 找矿有突破
2012年7月,杨成富结束了求学生涯,进入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工作。
报到的第一天,大队就派遣他至水银洞金矿项目部,继续在时任项目负责人陈发恩的带领下,开展水银洞金矿深部和外围找矿。
20世纪80年代初,105队在灰家堡背斜勘查区发现金矿点。数十年来,几代105地质人在这里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传承着地质人用脚丈量大地的精神,为黔西南“金州”做出了重大贡献。
工作之初,杨成富也曾“眼高手低”,碰了不少壁,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同事和伙伴及时向他伸出了援手。项目负责人陈发恩看出他情绪失落,及时给他做思想工作,不仅在实践中手把手地教,还时常关心他的生活、家庭情况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慢慢褪去了青涩,深刻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究老一辈地质人用一生去钻研的岩石描述、制图软件、勘查规范、钻孔柱状图、剖面图等技能,不断学习,日积月累,逐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通过齐心努力,他所在的团队用了近10年的时间,累计投入勘查资金近7亿元,钻探工作量约40万米,灰家堡勘查区新增探获金资源量240余吨,其中新增备案(333级别以上)金资源量205吨,取得了贵州金矿找矿历史性突破,为南盘江-右江地区作为新的“千吨级”黄金资源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截至目前,灰家堡金矿田累计查明金资源量370余吨,其规模在同类型金矿中跃居中国第一、世界第十。
2020年10月13日,中国地质学会尊龙凯时国际娱乐官网公布了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奖者名单,杨成富荣登其列。有人问他获奖感想时,他说:“我只是105队这一优秀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工作上,伙伴给了我诸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是他们助力我的成长。”
随着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退休,多年在野外一线做项目,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找矿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杨成富慢慢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成就在此,感恩在心。杨成富说,他最想感谢的还有一直以来支持他的家人。
杨成富常驻灰家堡勘查区时,好几个春节没有回家,他的爱人没有哭诉,也没有抱怨,而是带上行囊、抱起娃娃坐了火车转汽车,转了几趟车,到矿区陪他过年。杨成富说:“当妻子一手抱着娃娃、一手拖着行李,满面风尘地出现在宿舍门口时,我的眼泪如溃堤般夺眶而出……”
如今,提及这一幕,这个刚强的地质郎还是不自觉地红了眼睛。
千里关山 几岁韶华织成就
从踏进地质勘查行业大门开始,杨成富工作之余就会自觉学习专业知识,以书本为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工作;以老前辈为师,虚心求教,踏踏实实学习他们野外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长期在黔西南地区灰家堡背斜勘查区锻炼,使杨成富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找矿理论与实践经验,还凭着执着、锲而不舍的劲头,迅速由一名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吃苦、肯钻研、有想法、甘于奉献的地质技术骨干,从地质综合组组长成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的杨成富已成长为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野外的中坚力量。
2015年1月,受大队委派,杨成富担任“贵州省贞丰县簸箕田1金矿勘探”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的勘查工作。虽然有前几年工作的积淀,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有很大提升,但这一次的任务要求高,项目难度大,而且所有的探矿工程施工都在地下500多米进行,这些难度是以前的工作中没有碰到过的。但他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带领项目团队4人小组每天到井巷内进行地质编录和组织坑内钻探施工。地质编录和采样等工作往往在井巷掘进的最前端,通风不畅,空气质量差,闷热。他们只要稍微一使劲,就满头大汗,夹杂着井巷淋漓的地下水,全身衣裳都湿透了。收工到了井口,冷风裹挟着灰尘扑面而来,此时他们已是饥寒交迫。在井下工作还要时时提防着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安全重于一切。作为项目负责人每次下井,他最担心的还是项目团队的安全防护,特别是对近于直立的探矿天井进行编录和采样时,威胁触手可及。每次下井工作只有安全升井了,卸下肩上的地质样品,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他才能如释重负,一身轻松。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完成了8000余米探矿井巷编录和3000余米坑内钻探施工和编录,最终按合同约定保质保量完成勘查任务,于2017年2月提交成果《贵州省贞丰县簸箕田1金矿勘探报告》,其间多次被大队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7月,他再次受大队委派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超大型金矿勘查项目“贵州省贞丰县簸箕田2金矿勘探”,项目和甲方签订的合同工期只有一年半,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大、技术人员少,项目的实施既有地表钻孔施工,又有坑内钻孔施工及坑道编录,多家施工方协同作业,协调难度大。面对困难,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积极与业主方、多家钻探和井巷施工方沟通协调,保证了20余台钻机正常施工以及其他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几年来他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2018年大年初二刚过,他便告别父母和长期两地分居的妻子,赶往项目驻地组织开展坑内钻孔实施,为后续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勘查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项目完成钻探进尺47000余米,坑道施工编录2000余米,各类采样12000余件,投入勘查经费6000多万元,探获金资源量85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杨成富在业务上频结硕果。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他先后提交的国家级《贵州省黔西南整装勘查灰家堡勘查区勘查报告》,新增金资源量186吨,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提交的《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详查报告》,新增探获(332 333)金资源量58吨;提交的《贵州省贞丰县簸箕田2金矿详查报告》,新增探获(332 333)金资源量120吨,成果分别获得2015、2016年度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找矿与地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度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提交的《贵州省兴仁县灰家堡背斜矿山密集区深部金矿战略性勘查报告》,探获(333 334)金资源量21吨,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二等奖”。
2020年初,转型发展中的105地质大队探索新路子,迎来新气象,一举中标贵阳、遵义、黔西南州、毕节等4个项目共计114个地块的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测项目,经过数月努力,已经初步收集整理了4个地区的土壤基本信息。
杨成富没有参加大队这次的场调工作,但是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威宁这个在贵州曾经以贫困而出名的人口大县。2020年8月,他带领团队深入农村一线,参与贵州地调院牵头的威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调查,采集了该地土壤情况,为受污染土地治理提出建议,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修复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而这也算终于圆了杨成富儿时的梦想。
未来,他将继续向大生态、大环境、大数据方面努力发展,为下一步改善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为贵州的“绿水青山”做出应有的贡献。
尊龙注册平台的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technical supported by:中化明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